心理面向的健康

在我們周遭心理方面疾病的患者比例似乎也有所增加。除了大家知道憂鬱症、強迫症等等需要身心科醫師藥物介入治療之外,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來自內在跟外在的壓力。面對這些壓力,有沒有自己一個人可以做到的、讓自己心理壓力消除的充電方式?像是早起自我的對話跟正向鼓勵、聆聽令人產生好能量的音樂、讓自己開心的一些活動。當然跟親朋好友一起聚會可以讓自己充電,只是碰到沮喪挫折時、親朋好友不一定都在身邊或有空,所以自己的「療癒、鼓勵」也是很重要的,要先懂得照顧自己。
另外有時候我們不見得做錯或做不好什麼,但是外來的一些刺激或反應也會影響到自己。這些「卡住」的點,時間久了,可能會造成壓力或日後的「憂鬱」,進而造成身體免疫方面的影響或癌症 。在台灣目前身心科診所相當普及,有些診所有合作的心理諮商師;坊間也有芳香療法、藝術治療等。有時候跟親朋好友傾訴可以幫助自己找到盲點、但是親朋好友畢竟跟專業的「心理諮商師」受的訓練還是不同,有些需要人引導的、嘗試的一些方法還是只有「專業人員」可以提供。
況且一個反覆卡住的問題,找親朋好友傾訴或倒垃圾,久了對對方跟自己都沒有好處。這時候借重「心理諮商師」、搭配「芳療」或「藝術治療」等等自己感受對自己有幫助的方法、有需要時搭配身心科醫師的藥物與治療計劃,可以幫助脫離憂鬱狀態後避免復發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